【大】
【中】
【小】
光阴常无踪,词穷不敢道荏苒,不知不觉,我已入职一年有余。回首过往,付出与收获并存,责任与荣誉同在。一路走来,经历颇多,感受颇多。
2017年7月离别校园,初入都市环保,我从懵懂的稚嫩书生开始向具备专业技能的职场人士转变。对于这个全新的开始,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,不禁充满期待,同时又略带迷茫。虽然存在这种矛盾的心情,但我坚信只要脚踏实地,定能在都市环保这个大舞台不断成长,稳步向前。
刚入职期间,公司对新员工进行了入职培训,从中我了解了公司的企业文化、主营业务和规章制度,这让我在较短时间快速融入了环保大家庭。正式进入科室后,我开始了结构施工图绘制工作。记得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某水站的两层配电室。虽然只是个很小的结构,但于我而言,却感到无所适从。所幸在师傅梁仕明高工的悉心指导下,我逐渐了解了设计工作的一般流程,并按步骤开展主体专业提资分析、结构选型、荷载确定、构件选取、结构建模计算、模型调整、施工图绘制等工作,最终顺利完成任务。
到了9月,工程部开展每年例行的培训活动,培训是由各专业面向其他专业做专业间的分享交流。作为刚入职不久的新员工,我从中收获很多:一方面,在自身专业的基础上,增加了对其他专业工作内容的认识,为后续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;另一方面,让我深切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,项目的实施依靠各专业组成的强大团队,只有专业间充分沟通、协调,才能顺利完成。
12月底,我被派往印尼青山2×350MW项目现场,担任设计代表一职。该项目是公司承接的第一个海外超临界火力发电设计项目,作为一名新员工,自觉设计经验尚浅,内心存在很多顾虑。临行前,张卫军主任找我谈话,告诉我在现场要注意安全,边学边做;对于自己不能解决或拿不定主意的问题,及时向公司、科室反馈。这次谈话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,让我鼓起足够勇气前往印尼。
施工现场的问题不尽相同,但2×350MW项目又存在自身的特点。由于业主部分材料供应缺乏、难以及时从国内和当地补充,而现场工期要求又紧,业主经常要求对材料进行替换。对于此类问题,在充分考虑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上,只好尽量提出合理的替换方案,并及时向科室反馈、确认,从而保证施工正常进行。因业主自己进行施工管理,施工进度经常受其施工顺序安排、设备采购、材料供应等影响,与设计发图计划存在差距。经与业主各方充分沟通,确定由业主提供图纸需求,设计尽量调整发图顺序的方案,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。
2018年2月初,由于2×65MW燃煤燃气发电项目缺乏土建专业人员,我被要求兼代土建专工。和之前得知自己被派往2×350MW项目一样,我同样有些担心。原因在于,这是个EPC项目,挑战会更大。不过,项目经理黄东告诉我:作为一名新手,要把握机会,充分参与到项目中;不能怕事,在学习中不断成长,这样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。这番话打消了我的疑虑,让我能安心参与其中,尽力处理现场实际问题。
现场频繁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桩位偏移,原因在于业主自行承担桩基工程,而打桩精度控制不够,导致很多桩与设计位置不符,严重的甚至偏移一个桩径以上。为保证结构安全,经与业主充分协商,对偏离较大的桩进行设计变更,所发生费用由业主承担。另一个重要问题是,对业主自有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,因缺乏第三方检测单位,现场除预留同条试块外,尚需附加回弹测试。目的在于对比验证业主试验室报告和我方回弹结果,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进而有效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。作为土建工程师,及时处理现场发生的各种专业问题既是我的责任,也是对我的磨练,从中我获益匪浅。每解决一个问题,便增强一分自信,这促使我不断努力工作,持续刷新自己。
记忆犹新的是,4月底总经理助理张辉胜一行不辞辛苦,远道而来,莅临现场指导工作。他认真听取了项目部成员的工作汇报;全面巡视检查了现场的各项内容;由衷提出了自己对现场在安全管理、合同管理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意见及建议;仔细收集了现场在项目执行上存在的问题及困难。虽然张总仅在现场驻留短短5天,却给我们每个人深深上了一课。作为一名新员工,我在自己的岗位职责、精神面貌、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收获颇丰。
最后,感谢公司给我这样的机会,让我在一年的时间里,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;感谢自己的努力,事实证明,有付出,就有回报。今年6月,我幸运地获得了金字招牌诚信至上今年会“2017—2018年度新员工之星”荣誉称号。这既是对我以往工作的肯定,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鞭策。我将牢记初心,继续拼搏,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成长,努力为公司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!
工程部结构室 王政印